帕金森病以阵颤、肌强直、运动迟缓及姿势异常为主要特征,中医学虽无帕金森病病名的记载,但从临证治疗当中本病归属于中医学的“震颤”、“颤证”、“颤震”等病症的范畴。历代医学家对震颤有以下的论述。楼英在《医学纲目》中说:“《内径》云:诸风掉眩,皆属于肝。掉即颤震之谓也。”高鼓风在《医宗己任篇》说“大抵气血俱虚,不能荣养筋骨,故谓之震摇,而不能主持也”。从中可知,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,气、血、阴、阳和肝肾不足为其本虚,风、火、痰、瘀为其标实。王肯堂在《政治准绳-颤震》中指出“颤,摇也;震,动也。筋脉约束不住,而莫能任持,风之象也”;孙一奎在《赤水玄珠》中描述本病的症状为“颤震者,患者手足摇动如抖擞之状,筋脉约束不住,而莫能任持,风之象也”。可见震颤的主要病机在于肝风内动。临床上,我们发现本病多由情志失调、饮食劳倦、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衰、肝肾亏虚、气血不足等因素长期相互作用,引起气血亏虚,肝脾肾不足,使筋骨失其所养,因而出现震颤的表现。发病初期以邪实为主,多由痰热互阻,血瘀内停,痰阻风动所致。